文章来源:365上市公司 发布于:2025-11-07 浏览:10
为了更高效地帮助学生们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专业赛事,由英国365公司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主办的“2025 年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大赛参赛经验分享会”于2025年10月30日晚上20:00顺利举行。
本次特邀两位从项目毕业,且曾在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的姚有娟老师和二等奖的汪苗毅老师作为分享嘉宾,并且全体学生参会。本次分享会旨在为本次参赛同学及未来有意参赛的同学们带来全面、深入且实用的参赛指南。

1.从赛制解析到战略布局
分享会伊始,汪苗毅老师系统介绍了大赛的权威性与激烈程度,由于比赛要求很高,学生们的知识和技能都需要有一定的积累。作为国内应用心理专业最高级别的赛事,去年吸引了全国125所高校的400余件作品同台竞技。汪老师详细梳理了从校内初选到全国决赛的完整赛程,并指出,初赛的核心是提交一份20分钟的咨询演示视频,其关键在于案例的真实性与可操作性,以及咨询师在短时间内展现出的共情、技术与概念化能力。

姚有娟老师则从参赛者视角补充了宝贵的实战体验,让学生们有备无患。她提到“面对激烈的比赛,依旧秉持咨询师稳定的状态,以来访者为中心”。这特别强调了咨询伦理的基石作用,提醒同学们在选择案例和模特时,必须避免真实创伤题材和双重关系,恪守善行、保密等基本原则,确保咨询过程本身的安全与专业。
2.从视频打磨到决赛冲刺
针对关键的备赛环节,两位老师倾囊相授。谈到准备录制初赛视频时,汪苗毅老师建议应像“精工打磨一件作品”,首先需要根据参赛要求准备案例报告,随后通过与模特反复练习逐字稿,充分磨合,确保在15分钟的咨询对话中精准展现核心技术。姚有娟老师则强调了参赛过程中,流程的完整性与咨询关系的真实感对比赛是至关重要的。她建议学生们提前与模特建立信任,以呈现最接近真实的咨询状态。

对于充满挑战的全国决赛,两位老师特别分享了独家心得。决赛要求选手在抽题后,仅能与“来访者”沟通30分钟,随即进行20分钟的现场咨询演示。姚有娟老师指出,此环节考验的是快速建立关系和信息收集的能力,切忌在前30分钟进行“审讯式”提问,导致正式演示时无话可谈。她鼓励同学们在决赛现场保持放松与专注,“将比赛视为一次宝贵的能力锻炼,而非结果的竞争”。
3.答疑交流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本次参赛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向两位老师请教。针对学生“流派选择”的困惑,两位老师一致认为,流派本身无高下之分,关键在于选择自己真正认同并能娴熟运用的理论体系,并在个案概念化中清晰呈现。对于“如何平衡信息收集与咨询目标设定”的难题,两位老师建议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收集关键信息,并保持灵活性,根据“来访者”的现场反应适时调整咨询方向。
本次分享会不仅是一次赛事经验的传递,更是一次专业精神的洗礼。它为同学们揭开了国内应用心理专业最高级别赛事的面纱,指明了备赛前行的路径。老师们运用自身经验,为同学们提供内心稳定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提升实务技能、在专业舞台上展现风采的信心与热情。
版权所有: 365上市公司(英国)集团官方网站-Ultra Platform 地址: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0735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
Copyright© 2017-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