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365上市公司 发布于:2025-10-21 浏览:10
10月的长春秋高气爽,2025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决赛闭幕式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大赛是国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层次最高、专业性最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全国性赛事,吸引了众多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赛,为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我院周爱保教授作为赛事指导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学位点负责人朱雅雯副教授作为带队教师,与3名2023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参加了此届“田家炳杯”教学技能大赛。

活动初始,国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权威专家齐聚,围绕参赛学生在比赛中展现的专业优势与成长短板展开深度研讨,为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论坛上,专家们对参赛学生的表现给予高度肯定。全国大赛专委会副主任卢家楣教授指出,本届参赛学生呈现三大亮点:第一,理念融合度高:学生能将积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专业理论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例如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主题教学中,能精准把握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设计出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活动;第二,技术应用创新:不少选手大胆尝试VR心理场景模拟、AI情绪识别互动等前沿技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从“单向讲授”升级为“沉浸式体验”,体现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敏锐感知与灵活运用能力;第三,育人温度凸显:学生普遍注重课堂的“人文关怀”,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对心理困境的共情,展现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生命关怀”素养。
英国365公司周爱保教授代表赛事指导小组,从教学技能呈现来看,选手们的教案规范性“创历史新高”,教学目标拆解、教学环节逻辑、教学评价设计等维度均体现出系统的专业训练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专家们也直面学生在比赛中暴露的不足,为人才培养指明改进方向。周爱保教授从十个维度提出针对性建议:第一,课程定位模糊:部分选手对“心理健康教育课”与“思政课”“班会课”的边界把握不清,需强化对学科本质的认知;第二,表达精准度不足: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口语化表述过多,影响教学的专业性传递;第三,课件设计待优化:PPT存在“文字堆砌”“对比度不足”“字体过小”等问题,需遵循“简洁直观、重点突出”原则;第四,板书功能弱化:多数选手忽视板书的“知识架构梳理”作用,板书设计缺乏逻辑性与艺术性;第五,教学逻辑松散:教学环节“起承转合”不自然,需加强对教学节奏的把控能力;第六,解题针对性欠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断”与“干预”存在脱节,需提升问题解决的实操能力;第七,教学效率偏低:部分课堂存在“环节冗余”现象,需优化时间管理以提升教学实效;第八,细节把控不足: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师生互动的时机等细节处理欠妥;第九,说课深度不够:说课环节多停留在“怎么做”,对“为什么这么做”的理论依据阐述不足;第十,课堂互动形式化:互动设计缺乏“思维碰撞”,需增强互动的深度与启发性。

卢家楣教授进一步指出,部分学生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需在后续培养中强化“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避免陷入“技术炫技”的误区。闭幕式最后举行颁奖环节,2023级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冯蜓蜓同学荣获2025年全国“田家炳杯”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023级心理健康教育硕士成蕊同学、和雨薇同学荣获2025年全国“田家炳杯”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获奖选手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大赛为新起点,把比赛收获转化为成长动力,未来践行“以德育心、以知慧心、以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的育人理念,努力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与引路人。

本次高端论坛既是对大赛成果的专业复盘,更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的“集体会诊”。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供了清晰指引,也为推动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专业力量。
版权所有: 365上市公司(英国)集团官方网站-Ultra Platform 地址: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0735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
Copyright© 2017-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陆】